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 | 下载0

患者女性,43岁。10年来肢端及摩擦部位反复发生大疱,尼氏征阳性,并发口、眼损害。组织病理示表皮下大疱、直接免疫荧光示沿基底膜有IgG、C3呈线状沉积,电镜示致密板下裂隙,据此诊为EBA。患者自1981年开始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初始剂量1mg/kg/d)后水疱减少,但肢端仍形成萎缩性瘢痕并发眼部损害(睑内翻)。此后,给予强的松龙0.4mg/d口服维持,未再出现明显的皮肤及粘膜的大疱性损害。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1993 年 19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 | 下载:0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1993 年 19卷 2期
标签:
表皮 表皮松解 鳞状细胞癌 Epidermis Epidermolysis Bullosa Carcinoma, Squamous Cell
患者女性,43岁。10年来肢端及摩擦部位反复发生大疱,尼氏征阳性,并发口、眼损害。组织病理示表皮下大疱、直接免疫荧光示沿基底膜有IgG、C3呈线状沉积,电镜示致密板下裂隙,据此诊为EBA。患者自1981年开始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初始剂量1mg/kg/d)后水疱减少,但肢端仍形成萎缩性瘢痕并发眼部损害(睑内翻)。此后,给予强的松龙0.4mg/d口服维持,未再出现明显的皮肤及粘膜的大疱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