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 | 下载0

目的 探索通过脑室内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的方法建立帕金森病(PD)食蟹猴动物模型.方法 选取老龄健康雄性食蟹猴3只,随机分为实验猴2只(A猴、B猴)、对照猴1只(C猴).实验猴多次重复脑室内注射乳胞素,对照猴注射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于给药前后60 min观察其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和行为学评分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行为学观察结果示,实验猴出现类似PD典型的手臂震颤、运动迟缓、运动量减少等行为学改变;行为学评分与对照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示,实验猴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面积较对照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猴平均吸光度较对照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猴α-突触核蛋白(α-syn)阳性面积较对照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猴平均吸光度较对照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实验采用小剂量、多次重复脑室内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方式产生了类似PD的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黑质存在PD样病变,可认为已建立食蟹猴慢性PD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进程.

作者:宋净洋;郭清华;车祥源;郑志勇;彭俊宇;邢红霞;刘捷

来源: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1 年 48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 | 下载:0
作者:
宋净洋;郭清华;车祥源;郑志勇;彭俊宇;邢红霞;刘捷
来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1 年 48卷 4期
标签:
帕金森病;乳胞素;酪氨酸羟化酶;α-突触核蛋白;食蟹猴
目的 探索通过脑室内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的方法建立帕金森病(PD)食蟹猴动物模型.方法 选取老龄健康雄性食蟹猴3只,随机分为实验猴2只(A猴、B猴)、对照猴1只(C猴).实验猴多次重复脑室内注射乳胞素,对照猴注射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于给药前后60 min观察其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和行为学评分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行为学观察结果示,实验猴出现类似PD典型的手臂震颤、运动迟缓、运动量减少等行为学改变;行为学评分与对照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示,实验猴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面积较对照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猴平均吸光度较对照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猴α-突触核蛋白(α-syn)阳性面积较对照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猴平均吸光度较对照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实验采用小剂量、多次重复脑室内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方式产生了类似PD的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黑质存在PD样病变,可认为已建立食蟹猴慢性PD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