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 | 下载3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血流感染(BSI)患者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积分系统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412例血液系统疾病合并BS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住院期间的微生物血培养结果呈阳性。患者中位年龄为40岁(14~86岁);男性患者为267例,女性为145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别采用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DIC诊断积分系统、日本卫生福利部(JMHW)DIC诊断积分系统及中国DIC诊断积分系统(CDSS)对所有患者进行DIC诊断积分,并选择最优诊断标准作为本研究诊断DIC的标准。对患者继发DIC、继发DIC后30 d内死亡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成组 t检验或 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经过该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22-1930)。 结果:① CDSS对血液系统疾病合并BSI患者DIC的诊断准确性优于ISTH和JMHW DIC诊断积分系统。②根据CDSS,将本研究纳入的412例患者分为DIC阳性组( n=84)和DIC阴性组( n=328)。单因素及

作者:杨沛沛;汪金金;李萌;李林峰;干欣霭;牛挺

来源: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3 年 4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 | 下载:3
作者:
杨沛沛;汪金金;李萌;李林峰;干欣霭;牛挺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3 年 46卷 1期
标签:
血液病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危险因素 诊断 血流感染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 Hematologic diseases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Risk factors Diagnosis Bloodstream infection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agno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血流感染(BSI)患者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积分系统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412例血液系统疾病合并BS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住院期间的微生物血培养结果呈阳性。患者中位年龄为40岁(14~86岁);男性患者为267例,女性为145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别采用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DIC诊断积分系统、日本卫生福利部(JMHW)DIC诊断积分系统及中国DIC诊断积分系统(CDSS)对所有患者进行DIC诊断积分,并选择最优诊断标准作为本研究诊断DIC的标准。对患者继发DIC、继发DIC后30 d内死亡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成组 t检验或 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经过该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22-1930)。 结果:① CDSS对血液系统疾病合并BSI患者DIC的诊断准确性优于ISTH和JMHW DIC诊断积分系统。②根据CDSS,将本研究纳入的412例患者分为DIC阳性组( n=84)和DIC阴性组( n=328)。单因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