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0 | 下载0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同一手术团队实施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5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预后结局不同将患者分为慢性疼痛组( n=54)和非慢性疼痛组( n=52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腹部手术史、腹股沟疝病史、疝类型、疝囊大小、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视觉模拟评分(VAS)、补片固定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指标。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 3.6.1软件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通过一致性指数,校准图,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 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45岁( OR=2.202,95

作者:蒋维荣;张晓贝;王伟刚;曹栋;杨宝顺;俞永江

来源: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2 年 49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0 | 下载:0
作者:
蒋维荣;张晓贝;王伟刚;曹栋;杨宝顺;俞永江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2 年 49卷 8期
标签:
疝,腹股沟 疼痛,手术后 危险因素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预测模型 Hernia, inguinal Pain, postoperative Risk factors 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 Prediction model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同一手术团队实施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5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预后结局不同将患者分为慢性疼痛组( n=54)和非慢性疼痛组( n=52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腹部手术史、腹股沟疝病史、疝类型、疝囊大小、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视觉模拟评分(VAS)、补片固定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指标。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 3.6.1软件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通过一致性指数,校准图,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 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45岁( OR=2.2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