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0 | 下载53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ES)治疗急性期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CES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抗抑郁药,CES组还给予CES,治疗6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症状严重程度,并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认知功能,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CES组38例、对照组37例完成研究.2组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第6周2组间的有效率和痊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CES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S辅助治疗抑郁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起效快,疗效确切.

作者:魏英;杨忠;潘惠;赵胜军;方建忠

来源: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 年 9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0 | 下载:53
作者:
魏英;杨忠;潘惠;赵胜军;方建忠
来源: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 年 9卷 4期
标签: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抑郁症 疗效 安全性 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 depression curative effect safety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ES)治疗急性期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CES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抗抑郁药,CES组还给予CES,治疗6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症状严重程度,并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认知功能,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CES组38例、对照组37例完成研究.2组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第6周2组间的有效率和痊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CES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S辅助治疗抑郁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起效快,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