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9 | 下载99

本文旨在分析2011—2016年上海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谱的构成和主要病原体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病的疫情防控和重症预警提供参考.采集2011—2016年哨点医院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标本,首先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和分型检测,其次对2012—2016年核酸检测为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 CA6)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型重组检测,分离重组型和非重组型 CA6株,比较两者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 2011—2012年秋季上海地区手足口病主要致病原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和 CA16;2012年秋季起CA6成为主要病原体;2013—2014年重组型 CA6(recombinant CA6,R CA6)占一定比例;2015—2016年非重组型CA6(non-recombinant CA6,NR CA6)成为优势流行株.R CA6和NR CA6代表株在RD细胞中增殖良好,在KB、MRC-5和HEp-2细胞中未见明显增殖.比较 R CA6与NR CA6代表株接种于RD细胞后细胞活性下降的动态变化,未见显著差异.本研究证实,CA6为近年来上海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R CA6和NR CA6的构成比逐年变化,提示持续监测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对上海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控预警及疫苗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玲;俞慧菊;刘祎;代发辉;宋志刚;王蔚

来源:微生物与感染 2018 年 13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9 | 下载:99
作者:
张晓玲;俞慧菊;刘祎;代发辉;宋志刚;王蔚
来源:
微生物与感染 2018 年 13卷 2期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6型 重组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Enterovirus 71 Coxsackievirus A6 Recombination
本文旨在分析2011—2016年上海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谱的构成和主要病原体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病的疫情防控和重症预警提供参考.采集2011—2016年哨点医院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标本,首先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和分型检测,其次对2012—2016年核酸检测为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 CA6)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型重组检测,分离重组型和非重组型 CA6株,比较两者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 2011—2012年秋季上海地区手足口病主要致病原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和 CA16;2012年秋季起CA6成为主要病原体;2013—2014年重组型 CA6(recombinant CA6,R CA6)占一定比例;2015—2016年非重组型CA6(non-recombinant CA6,NR CA6)成为优势流行株.R CA6和NR CA6代表株在RD细胞中增殖良好,在KB、MRC-5和HEp-2细胞中未见明显增殖.比较 R CA6与NR CA6代表株接种于RD细胞后细胞活性下降的动态变化,未见显著差异.本研究证实,CA6为近年来上海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R CA6和NR CA6的构成比逐年变化,提示持续监测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对上海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控预警及疫苗研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