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4 | 下载106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率近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但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学改变与IBD的发病有关.表观遗传修饰可以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但不会改变DNA的序列,并被认为是可遗传的.它可能通过饮食、环境和肠道微生物等多方面影响基因表型而参与IBD的发病过程.该文综述了表观遗传修饰在IBD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并从表观遗传学角度为诊断和治疗IBD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马玉萍;刘文天

来源: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5 年 35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4 | 下载:106
作者:
马玉萍;刘文天
来源: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5 年 35卷 6期
标签:
表观遗传学 炎症性肠病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非编码RNA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率近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但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学改变与IBD的发病有关.表观遗传修饰可以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但不会改变DNA的序列,并被认为是可遗传的.它可能通过饮食、环境和肠道微生物等多方面影响基因表型而参与IBD的发病过程.该文综述了表观遗传修饰在IBD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并从表观遗传学角度为诊断和治疗IBD提供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