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6 | 下载8

目的: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试验评价心肌梗死(MI)病人冠脉重建术(CRV)后心室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冠脉重建术前、术后6个月,以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5、10、15、20、25、30μg·kg-1·min-1)连续静注5min后,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室壁运动异常(WMA)节段的变化.结果:在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下,CRV前后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均呈升高反应(P<0.05),WMA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改变(P<0.05).结论:DSE试验是识别MI区域存活心肌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多巴酚丁胺从5μg·kg-1·min-1开始有效,10~15μg·kg-1·min-1达高峰,≥20μg·kg-1·min-1则在术前对部分病人有诱发心肌缺血,使收缩功能恶化及频发室早出现.

作者:向小平;刘俊琪;李强;李铮;刘杰昕;宁新惠;刘枫;鲍莉;董蕾;谢圣兰;李君

来源: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0 年 27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6 | 下载:8
作者:
向小平;刘俊琪;李强;李铮;刘杰昕;宁新惠;刘枫;鲍莉;董蕾;谢圣兰;李君
来源: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0 年 27卷 5期
标签:
多巴酚丁胺 心电描记术 心肌梗死 存活心肌
目的: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试验评价心肌梗死(MI)病人冠脉重建术(CRV)后心室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冠脉重建术前、术后6个月,以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5、10、15、20、25、30μg·kg-1·min-1)连续静注5min后,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室壁运动异常(WMA)节段的变化.结果:在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下,CRV前后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均呈升高反应(P<0.05),WMA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改变(P<0.05).结论:DSE试验是识别MI区域存活心肌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多巴酚丁胺从5μg·kg-1·min-1开始有效,10~15μg·kg-1·min-1达高峰,≥20μg·kg-1·min-1则在术前对部分病人有诱发心肌缺血,使收缩功能恶化及频发室早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