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8 | 下载0

目的 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探讨医改政策下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发展趋势,为新型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和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9—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药品规格、年销售数量、年销售金额、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以及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9—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增加至48个品种,总体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吉非替尼(易瑞沙)与伊马替尼作为临床一线小分子靶向药物,使用频率较大、其DDC最低,B/A 3年均大于2,显示出良好的同步性.奥希替尼(泰瑞沙)用量增长较快、价格较其他小分子靶向药物高,因此销售金额连续2年排名第1名,但因其价格较高,B/A值仅为0.3,同步性较差.大分子单克隆抗体药物曲妥珠单抗(赫赛汀)连续3年销售金额排名第1名,DDC值从2019年330.5元降至2021年250.0元,连续3年B/A为1;贝伐珠单抗(安可达与达攸同)作为国产新型抗肿瘤药物,比进口贝伐珠单抗(安维汀)使用量高、DDDs大、DDC低.结论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可供临床使用的品种快速增多.新医改政策实施以来,新型抗肿瘤药物价格下降明显,国家谈判药物以及"4+7"药物年使用量逐渐增加,符合

作者:高春侠;陈思颖;尤海生

来源: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2 年 37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8 | 下载:0
作者:
高春侠;陈思颖;尤海生
来源: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2 年 37卷 5期
标签:
新型抗肿瘤药物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排序比
目的 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探讨医改政策下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发展趋势,为新型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和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9—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药品规格、年销售数量、年销售金额、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以及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9—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增加至48个品种,总体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吉非替尼(易瑞沙)与伊马替尼作为临床一线小分子靶向药物,使用频率较大、其DDC最低,B/A 3年均大于2,显示出良好的同步性.奥希替尼(泰瑞沙)用量增长较快、价格较其他小分子靶向药物高,因此销售金额连续2年排名第1名,但因其价格较高,B/A值仅为0.3,同步性较差.大分子单克隆抗体药物曲妥珠单抗(赫赛汀)连续3年销售金额排名第1名,DDC值从2019年330.5元降至2021年250.0元,连续3年B/A为1;贝伐珠单抗(安可达与达攸同)作为国产新型抗肿瘤药物,比进口贝伐珠单抗(安维汀)使用量高、DDDs大、DDC低.结论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可供临床使用的品种快速增多.新医改政策实施以来,新型抗肿瘤药物价格下降明显,国家谈判药物以及"4+7"药物年使用量逐渐增加,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