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4 | 下载29

目的:探究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为企业科学开展噪声职业病防治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某棒线厂2018年704例接触噪声危害工人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和生产现场噪声强度监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噪声强度、接触工龄、工种、高温与听力损失之间的关系.结果:704例工人中,噪声接触工龄1~38年,平均(9.63±8.323)年,单纯接触噪声者483例(68.6%),同时接触噪声和高温者221例(31.4%),检出听力损伤者272例(3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更容易发生听力损伤(OR=0.134,95%CI:0.050~0.361,P<0.001);随着接害工龄的增长,听力损伤的风险也在增加(P<0.oo1);相较岗位噪声强度80 dB(A)以下组,90.1 dB(A)以上组的工人更容易发生听力损伤(OR=1.871,95%CI:1.194~2.933,P<0.05).结论:高强度噪声和长时间的接触,是引起工人听力损伤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加强工艺改革,降低生产现场噪声强度,加强工人个人防护,合理安排工作制度,减少接触时间以降低噪声对工人的危害.

作者:覃剑丁;杨莉;谭超

来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0 年 37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4 | 下载:29
作者:
覃剑丁;杨莉;谭超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0 年 37卷 6期
标签:
噪声作业 噪声强度 职业健康检查 听力损伤
目的:探究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为企业科学开展噪声职业病防治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某棒线厂2018年704例接触噪声危害工人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和生产现场噪声强度监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噪声强度、接触工龄、工种、高温与听力损失之间的关系.结果:704例工人中,噪声接触工龄1~38年,平均(9.63±8.323)年,单纯接触噪声者483例(68.6%),同时接触噪声和高温者221例(31.4%),检出听力损伤者272例(3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更容易发生听力损伤(OR=0.134,95%CI:0.050~0.361,P<0.001);随着接害工龄的增长,听力损伤的风险也在增加(P<0.oo1);相较岗位噪声强度80 dB(A)以下组,90.1 dB(A)以上组的工人更容易发生听力损伤(OR=1.871,95%CI:1.194~2.933,P<0.05).结论:高强度噪声和长时间的接触,是引起工人听力损伤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加强工艺改革,降低生产现场噪声强度,加强工人个人防护,合理安排工作制度,减少接触时间以降低噪声对工人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