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9 | 下载1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与CT显像在乳腺癌治疗后随访的价值.方法 40例乳腺癌治疗后患者均行PET/CT与CT全身显像,应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标准摄取值,SUV)判断PET/CT结果,并将PET/CT结果与同期的CT结果进行双盲比较.结果 40例患者中,PET/CT显像结果阴性8例,局部复发3例,4肺转移例,肺炎1例,胸膜及胸壁转移3例,多发骨转移6例,肝脏转移4例,脐周软组织转移1例,双侧腋窝、双侧肺门、纵隔、锁骨上窝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3例(共发现40个转移的淋巴结).CT检查结果:阴性13例,局部复发2例,肺转移5例,胸膜及胸壁转移2例,多发骨转移3例,肝脏转移2例,双侧腋窝、双侧肺门、纵隔、锁骨上窝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3例(共发现28个转移的淋巴结).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乳腺癌治疗后病灶的复发和(或)转移的监测优于CT.

作者:黄盛才;秦朝军;马加强;韦小林;颜李梅

来源:广西医学 2008 年 30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9 | 下载:13
作者:
黄盛才;秦朝军;马加强;韦小林;颜李梅
来源:
广西医学 2008 年 30卷 10期
标签:
乳腺癌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与CT显像在乳腺癌治疗后随访的价值.方法 40例乳腺癌治疗后患者均行PET/CT与CT全身显像,应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标准摄取值,SUV)判断PET/CT结果,并将PET/CT结果与同期的CT结果进行双盲比较.结果 40例患者中,PET/CT显像结果阴性8例,局部复发3例,4肺转移例,肺炎1例,胸膜及胸壁转移3例,多发骨转移6例,肝脏转移4例,脐周软组织转移1例,双侧腋窝、双侧肺门、纵隔、锁骨上窝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3例(共发现40个转移的淋巴结).CT检查结果:阴性13例,局部复发2例,肺转移5例,胸膜及胸壁转移2例,多发骨转移3例,肝脏转移2例,双侧腋窝、双侧肺门、纵隔、锁骨上窝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3例(共发现28个转移的淋巴结).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乳腺癌治疗后病灶的复发和(或)转移的监测优于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