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7 | 下载139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骨科大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骨科手术患者75例,麻醉后快速输注羟乙基淀粉稀释血液,经中心静脉采集自体血保存备用,当各术式主要手术步骤完成时或术中出血量≥500 ml时开始回输自体血,术中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以减少出血.记录采血前后HR、BP、中心静脉压(CVP)变化,记录ANH前后及自体输血前后Hb、PLT、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变化.结果 75例患者共采血29 650 ml,平均采血量395 ml,平均输入稀释液965 ml.采血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ANH后Hb、PLT、Hct下降,PT、APTT延长,且FIB减少(P<0.01),Hct符合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预期目标.自体输血后Hb、PLT、Hct回升,PT、APTT缩短且FIB增加(P<0.01).结论 骨科大手术时采用轻度ANH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技术,能够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自体输血效果显著,可以代替或减少异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血液保护方法.

作者:张晓钢;黄仕斌

来源:广西医学 2017 年 39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7 | 下载:139
作者:
张晓钢;黄仕斌
来源:
广西医学 2017 年 39卷 7期
标签:
自体输血 控制性降压 血液保护 手术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骨科大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骨科手术患者75例,麻醉后快速输注羟乙基淀粉稀释血液,经中心静脉采集自体血保存备用,当各术式主要手术步骤完成时或术中出血量≥500 ml时开始回输自体血,术中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以减少出血.记录采血前后HR、BP、中心静脉压(CVP)变化,记录ANH前后及自体输血前后Hb、PLT、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变化.结果 75例患者共采血29 650 ml,平均采血量395 ml,平均输入稀释液965 ml.采血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ANH后Hb、PLT、Hct下降,PT、APTT延长,且FIB减少(P<0.01),Hct符合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预期目标.自体输血后Hb、PLT、Hct回升,PT、APTT缩短且FIB增加(P<0.01).结论 骨科大手术时采用轻度ANH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技术,能够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自体输血效果显著,可以代替或减少异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血液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