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压变异性(BPV)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80例患者分为正常血压组66例及高血压组214例,高血压组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分为杓型血压组59例和非杓型血压组155例.比较3组的ABPM及血常规结果,分析BPV与NLR的相关性以及非杓型高血压形成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NLR预测非杓型血压的效能.结果 非杓型高血压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NLR高于正常血压组和杓型高血压组(均P<0.05),而BPV低于正常血压组和杓型高血压组(P<0.05).NLR与BPV呈负相关(P<0.05).糖尿病病史、低BPV水平、高NLR是非杓型高血压形成的危险因素.NLR水平预测非杓型血压的曲线下面积为0.612,敏感度为61.3
来源:广西医学 2018 年 40卷 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