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7 | 下载29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麻黄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发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获得麻黄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再在UniProt数据库中利用Perl脚本获取药物靶点对应的人类基因.通过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与发热相关的疾病靶点.运用Venny平台获取药物-疾病交集的靶点基因后,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R×643.6.1软件对PPI网络中的30个关键基因进行可视化,并对所有交集靶点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获得141个麻黄汤有效活性成分及194个药物-疾病交集的靶点基因,筛选出30个关键基因,包括STAT3、AKT1、JUN、MAPK1、IL-6、CXCL2、VEGFA、IL-1 B等.交集靶点基因涉及DNA结合转录激活剂活性、RNA聚合酶Ⅱ特异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核受体活性等170个生物过程,同时主要涉及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信号通路等46个信号通路.结论 麻黄汤缓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发热的机制是多靶点、多个生物过程、多途径共同参与的,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弱病毒活性、保护组织等方面来缓解细胞因子风暴,从而发挥治

作者:唐秀松;方刚;罗俊;黄安;陈秋霞;陈静

来源:广西医学 2020 年 42卷 2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7 | 下载:29
作者:
唐秀松;方刚;罗俊;黄安;陈秋霞;陈静
来源:
广西医学 2020 年 42卷 22期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发热 麻黄汤 网络药理学 机制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麻黄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发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获得麻黄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再在UniProt数据库中利用Perl脚本获取药物靶点对应的人类基因.通过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与发热相关的疾病靶点.运用Venny平台获取药物-疾病交集的靶点基因后,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R×643.6.1软件对PPI网络中的30个关键基因进行可视化,并对所有交集靶点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获得141个麻黄汤有效活性成分及194个药物-疾病交集的靶点基因,筛选出30个关键基因,包括STAT3、AKT1、JUN、MAPK1、IL-6、CXCL2、VEGFA、IL-1 B等.交集靶点基因涉及DNA结合转录激活剂活性、RNA聚合酶Ⅱ特异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核受体活性等170个生物过程,同时主要涉及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信号通路等46个信号通路.结论 麻黄汤缓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发热的机制是多靶点、多个生物过程、多途径共同参与的,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弱病毒活性、保护组织等方面来缓解细胞因子风暴,从而发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