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2 | 下载122

通过查阅宋金元时期的中医古籍,对其中记载关于失眠病证的病名、病因病机、治则用药内容进行整理研究。认为失眠病证的病名最早见于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医古籍,并主要以“不得卧”、“不得眠”的称谓为主;发展于宋金元时期,这段时期的中医古籍对失眠病名的描述,增加了使用“不寐”一词的频率,并首次提出“失眠”。宋金元时期失眠病证的辨证以脏腑辨证作为基点,由初期的重视心胆功能的学术观点,转移到中后期的以五脏为中心的辨证体系(尤重肝脾肾),即认为在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的原因下,可致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心血不足、心神受扰,肝胆不和,脾胃不和,或心肾不交等不同病证。其治疗主要以益气养血、宁心安神、重镇安神的原则为主,多数方剂的构成以酸枣仁、柏子仁、熟地黄、麦冬、茯神、鳖甲、五味子、人参、朱砂等药物为主。梳理宋金元时期关于失眠病证的病因病机、治法和用药规律可为临床辨治失眠病证及开拓失眠病证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刘禹辛;刘晓艳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年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2 | 下载:122
作者:
刘禹辛;刘晓艳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年 1期
标签:
失眠 病因病机 辨证 治则 宋金元时期
通过查阅宋金元时期的中医古籍,对其中记载关于失眠病证的病名、病因病机、治则用药内容进行整理研究。认为失眠病证的病名最早见于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医古籍,并主要以“不得卧”、“不得眠”的称谓为主;发展于宋金元时期,这段时期的中医古籍对失眠病名的描述,增加了使用“不寐”一词的频率,并首次提出“失眠”。宋金元时期失眠病证的辨证以脏腑辨证作为基点,由初期的重视心胆功能的学术观点,转移到中后期的以五脏为中心的辨证体系(尤重肝脾肾),即认为在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的原因下,可致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心血不足、心神受扰,肝胆不和,脾胃不和,或心肾不交等不同病证。其治疗主要以益气养血、宁心安神、重镇安神的原则为主,多数方剂的构成以酸枣仁、柏子仁、熟地黄、麦冬、茯神、鳖甲、五味子、人参、朱砂等药物为主。梳理宋金元时期关于失眠病证的病因病机、治法和用药规律可为临床辨治失眠病证及开拓失眠病证研究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