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5 | 下载18

目的 通过对化学性碱烧伤后家兔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监测,观察化学性烧伤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探讨其对机体血液黏滞性的影响.方法 以健康成年家兔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烧伤组,复制碱烧伤模型,对2组伤后即刻、伤后8h、伤后24 h、伤后48h4个时相进行采血,检测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方程K值(K)、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红细胞刚性指数(erthrocyte rigidity index,TK)、红细胞聚集指数(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EAI)相应数值,检测数据均为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全血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进行比较后,4个时相在同一切变率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浆黏度、HCT、ESR、K、FB、EAI、TK比较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机体化学性烧伤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影响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速度,导致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引起机体组织微循环低灌流状态,组织器官缺血和缺氧,烧伤休克发生.

作者:邵洪波;姚月明;魏伟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5 年 36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5 | 下载:18
作者:
邵洪波;姚月明;魏伟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5 年 36卷 7期
标签:
烧伤 血液流变学 微循环
目的 通过对化学性碱烧伤后家兔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监测,观察化学性烧伤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探讨其对机体血液黏滞性的影响.方法 以健康成年家兔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烧伤组,复制碱烧伤模型,对2组伤后即刻、伤后8h、伤后24 h、伤后48h4个时相进行采血,检测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方程K值(K)、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红细胞刚性指数(erthrocyte rigidity index,TK)、红细胞聚集指数(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EAI)相应数值,检测数据均为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全血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进行比较后,4个时相在同一切变率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浆黏度、HCT、ESR、K、FB、EAI、TK比较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机体化学性烧伤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影响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速度,导致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引起机体组织微循环低灌流状态,组织器官缺血和缺氧,烧伤休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