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3 | 下载25

目的探索颈人工椎间盘假体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操作要点和早期治疗效果,观察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方法对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个节段)行颈前路间隙减压,Bray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在此基础上对4例患者纵行切取颈长肌内侧肌瓣,交叉缝合,防止人工椎间盘移位.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和Odem评分比较评价早期治疗效果;术后摄置换节段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线片,观察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术后3个月进行置换间隙CT或MRI扫描观察是否存在早期异位骨化现象.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改善.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0(6~11)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6.0(14~17)分.4例患者术后3个月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4.8(4.0~5.7)度,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3.48(3.3~3.7)度和3.26(2.6~3.7)度.未发现假体偏移或下沉.CT或MRI扫描显示:假体上、下金属壳位于临近下、上终板骨的中央,未见假体周围的异位骨化现象.结论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保持前路减压的良好效果,同时取得了很好的术后稳定性,保持了颈椎正常的活动度,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颈长肌皮瓣交叉缝合对颈人工椎间盘向前脱出有一定阻挡作用.

作者:张英泽;申勇;张同庆;丁文元;张为

来源:河北医药 2005 年 27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3 | 下载:25
作者:
张英泽;申勇;张同庆;丁文元;张为
来源:
河北医药 2005 年 27卷 8期
标签:
颈椎病 椎间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颈椎
目的探索颈人工椎间盘假体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操作要点和早期治疗效果,观察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方法对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个节段)行颈前路间隙减压,Bray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在此基础上对4例患者纵行切取颈长肌内侧肌瓣,交叉缝合,防止人工椎间盘移位.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和Odem评分比较评价早期治疗效果;术后摄置换节段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线片,观察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术后3个月进行置换间隙CT或MRI扫描观察是否存在早期异位骨化现象.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改善.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0(6~11)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6.0(14~17)分.4例患者术后3个月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4.8(4.0~5.7)度,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3.48(3.3~3.7)度和3.26(2.6~3.7)度.未发现假体偏移或下沉.CT或MRI扫描显示:假体上、下金属壳位于临近下、上终板骨的中央,未见假体周围的异位骨化现象.结论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保持前路减压的良好效果,同时取得了很好的术后稳定性,保持了颈椎正常的活动度,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颈长肌皮瓣交叉缝合对颈人工椎间盘向前脱出有一定阻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