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2 | 下载12

目的:观察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效果,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日系大耳白兔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均建立一侧面神经颊支缺损10 mm模型,用内置胶原蛋白海绵的硅胶管桥接面神经缺损,治疗组在上述神经导管内植入新生豚鼠海马NSCs,对照组注人生理盐水.NSCs移植前48 h用5'-溴尿嘧啶(BrdU)标记.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查、BrdU和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组织学观察.结果:①治疗组神经肌肉动作电位的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而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有大量BrdU阳性细胞,且部分阳性细胞同时呈现S100双标阳性.对照组未见BrdU阳性细胞.③治疗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直径和髓鞘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结论:NSCs能明显提高面神经损伤后修复效果,可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外周神经组织工程.

作者:郭宝凤;董明敏;任秀花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年 41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2 | 下载:12
作者:
郭宝凤;董明敏;任秀花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年 41卷 3期
标签:
神经干细胞 面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兔 豚鼠
目的:观察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效果,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日系大耳白兔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均建立一侧面神经颊支缺损10 mm模型,用内置胶原蛋白海绵的硅胶管桥接面神经缺损,治疗组在上述神经导管内植入新生豚鼠海马NSCs,对照组注人生理盐水.NSCs移植前48 h用5'-溴尿嘧啶(BrdU)标记.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查、BrdU和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组织学观察.结果:①治疗组神经肌肉动作电位的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而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有大量BrdU阳性细胞,且部分阳性细胞同时呈现S100双标阳性.对照组未见BrdU阳性细胞.③治疗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直径和髓鞘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结论:NSCs能明显提高面神经损伤后修复效果,可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外周神经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