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1 | 下载0

目的:探讨《伤寒论》关于太阳中风兼证的治疗.方法:对《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中第14条、第15条、第18条、第20条、第21条、第22条、第43条及第62条,并参成无己的注释,进行分析.结果:①太阳中风“项背强几几”(读作qiáng jīji),是邪阻经脉和汗多伤津,筋脉失养共同导致的结果,故用桂枝加葛根汤解表养津,舒缓筋脉.②如果人体阳气不足,津液过盛,筋脉受到浸滋,柔韧过度,弹性不足,就会出现瘫软乏力,湿气盛的病人即会如此,和动物皮筋浸泡后失去弹性一个道理.如果阳气过盛,阴津匮乏,则筋脉失于濡润,刚性有余,柔韧不足,就会出现拘急痉挛,就像动物皮筋风干太过有如干柴一般缩紧坚硬.③漏汗症用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是纠正气津损伤的原因,加用附子是弥补汗出过多的结果,前者是“急则治其标”,后者是“缓则治其本”.④桂枝去芍药汤证是手少阴心阳受损,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是手、足少阴心、肾阳气均受损伤.⑤“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并非是太阳中风兼证,而是喘家罹患太阳中风的治疗措施.结论:《伤寒论》关于太阳中风兼证治疗的条文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梁华龙

来源:中医学报 2012 年 27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1 | 下载:0
作者:
梁华龙
来源:
中医学报 2012 年 27卷 9期
标签:
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中风兼证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汤
目的:探讨《伤寒论》关于太阳中风兼证的治疗.方法:对《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中第14条、第15条、第18条、第20条、第21条、第22条、第43条及第62条,并参成无己的注释,进行分析.结果:①太阳中风“项背强几几”(读作qiáng jīji),是邪阻经脉和汗多伤津,筋脉失养共同导致的结果,故用桂枝加葛根汤解表养津,舒缓筋脉.②如果人体阳气不足,津液过盛,筋脉受到浸滋,柔韧过度,弹性不足,就会出现瘫软乏力,湿气盛的病人即会如此,和动物皮筋浸泡后失去弹性一个道理.如果阳气过盛,阴津匮乏,则筋脉失于濡润,刚性有余,柔韧不足,就会出现拘急痉挛,就像动物皮筋风干太过有如干柴一般缩紧坚硬.③漏汗症用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是纠正气津损伤的原因,加用附子是弥补汗出过多的结果,前者是“急则治其标”,后者是“缓则治其本”.④桂枝去芍药汤证是手少阴心阳受损,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是手、足少阴心、肾阳气均受损伤.⑤“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并非是太阳中风兼证,而是喘家罹患太阳中风的治疗措施.结论:《伤寒论》关于太阳中风兼证治疗的条文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