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4 | 下载90

目的:分析不同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PLC(HCC)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8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感染科就诊的1400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共84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患者临床转归及相关因素等资料.采用不同核苷(酸)类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恩替卡韦治疗组,阿德福韦酯治疗组,替诺福韦治疗组;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CHB患者发生HCC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1岁、抗病毒治疗、肝硬化程度、高HBV DNA水平、有HCC家族史在CHB患者发生HCC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1岁(OR=1.166,P=0.000)、未抗病毒治疗(OR=3.003,P=0.049)、有HCC家族史(OR=2.042,P=0.036)、肝硬化程度为CHB患者发生HCC的主要危险因素.肝硬化患者Child-Pugh A级、B级、C级与无肝硬化相比,HCC发生风险均明显升高(OR值分别为17.668、2.162、12.157,P=0.008,0.001,0.006);抗病毒治疗中拉米夫定治疗组(OR=2.150,P=0.002),恩替卡韦治疗组(OR=1.259,P=0.001),阿德福韦酯治疗组(OR=1.235,P=0.000),替诺福韦治疗组(OR=1.951,P=0.002).结论:年龄>41岁、肝硬化程度、未接受NAs

作者:饶建国;杨健;余龙;高乾峰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年 17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4 | 下载:90
作者:
饶建国;杨健;余龙;高乾峰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年 17卷 1期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PLC 核苷(酸)类药物 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不同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PLC(HCC)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8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感染科就诊的1400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共84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患者临床转归及相关因素等资料.采用不同核苷(酸)类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恩替卡韦治疗组,阿德福韦酯治疗组,替诺福韦治疗组;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CHB患者发生HCC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1岁、抗病毒治疗、肝硬化程度、高HBV DNA水平、有HCC家族史在CHB患者发生HCC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1岁(OR=1.166,P=0.000)、未抗病毒治疗(OR=3.003,P=0.049)、有HCC家族史(OR=2.042,P=0.036)、肝硬化程度为CHB患者发生HCC的主要危险因素.肝硬化患者Child-Pugh A级、B级、C级与无肝硬化相比,HCC发生风险均明显升高(OR值分别为17.668、2.162、12.157,P=0.008,0.001,0.006);抗病毒治疗中拉米夫定治疗组(OR=2.150,P=0.002),恩替卡韦治疗组(OR=1.259,P=0.001),阿德福韦酯治疗组(OR=1.235,P=0.000),替诺福韦治疗组(OR=1.951,P=0.002).结论:年龄>41岁、肝硬化程度、未接受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