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7 | 下载1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变化与迟发性脑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14 d内进行间接热量测定法检查全身耗氧量和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脂肪酸浓度;应用多变量广义估计方程模型验证游离脂肪酸浓度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系,Cox风险比例模型证实迟发性脑缺血的时间关系。结果7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249项检查,发现n-6FFA和n-3FFA浓度与全身耗氧和改良的Fisher评分有关;21例(28%)患者出血后平均7 d发生迟发性脑缺血,迟发性脑缺血病人改良的Fisher评分,平均n-6FFA :n-3FFA比例和平均耗氧量较高;在Cox风险比例模型中,平均n-6FFA :n-3FFA比例、年轻和改良的Fisher评分与迟发性脑缺血的时间有关。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损伤的严重性和耗氧代谢亢进与n-FFA浓度增高有关,n-6FFA :n-3FFA比例增加与迟发性脑缺血有关,提示调节氧耗和FFA浓度能减少DCI发生。

作者:崔晓梅;韩冰;张玉镇;尹红蕾;李金凤;乔娜娜;王运良

来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年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7 | 下载:13
作者:
崔晓梅;韩冰;张玉镇;尹红蕾;李金凤;乔娜娜;王运良
来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年 8期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自由脂肪酸 迟发性脑缺血 血管痉挛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Free fatty acid 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 Vasospasm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变化与迟发性脑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14 d内进行间接热量测定法检查全身耗氧量和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脂肪酸浓度;应用多变量广义估计方程模型验证游离脂肪酸浓度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系,Cox风险比例模型证实迟发性脑缺血的时间关系。结果7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249项检查,发现n-6FFA和n-3FFA浓度与全身耗氧和改良的Fisher评分有关;21例(28%)患者出血后平均7 d发生迟发性脑缺血,迟发性脑缺血病人改良的Fisher评分,平均n-6FFA :n-3FFA比例和平均耗氧量较高;在Cox风险比例模型中,平均n-6FFA :n-3FFA比例、年轻和改良的Fisher评分与迟发性脑缺血的时间有关。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损伤的严重性和耗氧代谢亢进与n-FFA浓度增高有关,n-6FFA :n-3FFA比例增加与迟发性脑缺血有关,提示调节氧耗和FFA浓度能减少DCI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