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82 | 下载985

目的:探讨住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及有效防治FI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12月入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观察表》,观察早产儿FI的临床特征,寻找早产儿发生FI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1)共62例发生FI,发生率为53.45%(62/116),男婴发生率为44.93%(31/69),女婴发生率为65.96%(3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低出生体重儿FI发生率为48.57%(34/70),超低出生体重儿FI发生率为88.8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主要发生在开奶48~72 h内,以腹胀、胃潴留、呕吐和胃内咖啡色样物为临床表现,其中腹胀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1 000 g(P<0.05)、使用枸橼酸咖啡因(P<0.05)和配方奶喂养(P<0.05)是FI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FI在早产儿中发生率高.出生体重<1 000 g以及使用枸橼酸咖啡因和配方奶开奶是早产儿发生FI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黄希;陈琼;彭文涛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年 43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82 | 下载:985
作者:
黄希;陈琼;彭文涛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年 43卷 7期
标签: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住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及有效防治FI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12月入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观察表》,观察早产儿FI的临床特征,寻找早产儿发生FI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1)共62例发生FI,发生率为53.45%(62/116),男婴发生率为44.93%(31/69),女婴发生率为65.96%(3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低出生体重儿FI发生率为48.57%(34/70),超低出生体重儿FI发生率为88.8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主要发生在开奶48~72 h内,以腹胀、胃潴留、呕吐和胃内咖啡色样物为临床表现,其中腹胀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1 000 g(P<0.05)、使用枸橼酸咖啡因(P<0.05)和配方奶喂养(P<0.05)是FI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FI在早产儿中发生率高.出生体重<1 000 g以及使用枸橼酸咖啡因和配方奶开奶是早产儿发生FI的主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