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9 | 下载0

“治未病”作为一种医学理论,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黄帝内经》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为后世“治未病”理论的丰富和中医养生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难经》进一步阐发了治未病的含义,将《黄帝内经》的“治未病”原则具体化.《伤寒论》将“治未病”理论传承并将其发展和完善,强调了“未病先防”的思想.华佗首先继承了《吕氏春秋》提出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治未病”养生观点,从理论上进一步阐释了动形养生之理.张从正提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观点,张氏治病的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总以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为要.补虚同时不应忘记通流,应补而不滞,使人体阴阳气血流畅.另外,还应注意补其不足,促使人体脏腑经络平和.

作者:先小乐;肖相如

来源:河南中医 2016 年 36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9 | 下载:0
作者:
先小乐;肖相如
来源:
河南中医 2016 年 36卷 6期
标签:
“治未病”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论》 《吕氏春秋》 张从正 "prevention" Huangdi's Canon of Medicine Classic of Difficulties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Springs and Autumns of Master Lü Zhang Cong-zheng
“治未病”作为一种医学理论,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黄帝内经》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为后世“治未病”理论的丰富和中医养生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难经》进一步阐发了治未病的含义,将《黄帝内经》的“治未病”原则具体化.《伤寒论》将“治未病”理论传承并将其发展和完善,强调了“未病先防”的思想.华佗首先继承了《吕氏春秋》提出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治未病”养生观点,从理论上进一步阐释了动形养生之理.张从正提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观点,张氏治病的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总以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为要.补虚同时不应忘记通流,应补而不滞,使人体阴阳气血流畅.另外,还应注意补其不足,促使人体脏腑经络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