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3 | 下载0

《中国药典》中需去皮的中药甚多,但中药是否应去皮仍存在诸多争议.首先,关于去皮问题的现代研究尚缺乏系统性.大多研究仅着手于化学成分、药效学评价中的一或两部分内容,未能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研究、药效学评价、安全性评价和采收加工炮制等方面统筹考虑,使很多关于去皮的争议不能得到合理解决.其次,关于去皮问题的关键评价指标尚未明确,当化学成分、药效或安全性三者研究结果相矛盾时,应首先考虑哪一方面?另外,关于去皮问题没有按临床应用分类考虑.不同的临床应用(如药用部位不同)应该对应不同的加工采收方法,去皮与否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对此,笔者对今后研究中药去皮问题的提出以下建议:①首先,应对该药材进行本草考证,整理医史文献,明确该药材去皮问题在历代医家著作中记载情况.②应重点考虑去皮与否与临床使用安全性的关系,建立完善的安全性评价体系.本文整理的文献中除大毒中药外,其他药材毒性研究较少,仅部分药材有微量元素含量的报道.③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结合的研究是必要的,特别是活性成分含量及药效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④应尽可能考虑药材采收加工炮制在实际操作中是否方便快捷.⑤同一药材,如果有不同的临床应用应该对应不同的加工采收方法,所以同一药材可以按临床应用选择是否去皮.

作者:吴玟萱;刘勇;何元松;张北月;吕跃玮;魏永恒;房楠;石晋丽

来源:河南中医 2016 年 36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3 | 下载:0
作者:
吴玟萱;刘勇;何元松;张北月;吕跃玮;魏永恒;房楠;石晋丽
来源:
河南中医 2016 年 36卷 11期
标签:
《中国药典》 中药 去皮 Chinese Pharmacopoeia Chinese materia medica peel-removing
《中国药典》中需去皮的中药甚多,但中药是否应去皮仍存在诸多争议.首先,关于去皮问题的现代研究尚缺乏系统性.大多研究仅着手于化学成分、药效学评价中的一或两部分内容,未能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研究、药效学评价、安全性评价和采收加工炮制等方面统筹考虑,使很多关于去皮的争议不能得到合理解决.其次,关于去皮问题的关键评价指标尚未明确,当化学成分、药效或安全性三者研究结果相矛盾时,应首先考虑哪一方面?另外,关于去皮问题没有按临床应用分类考虑.不同的临床应用(如药用部位不同)应该对应不同的加工采收方法,去皮与否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对此,笔者对今后研究中药去皮问题的提出以下建议:①首先,应对该药材进行本草考证,整理医史文献,明确该药材去皮问题在历代医家著作中记载情况.②应重点考虑去皮与否与临床使用安全性的关系,建立完善的安全性评价体系.本文整理的文献中除大毒中药外,其他药材毒性研究较少,仅部分药材有微量元素含量的报道.③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结合的研究是必要的,特别是活性成分含量及药效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④应尽可能考虑药材采收加工炮制在实际操作中是否方便快捷.⑤同一药材,如果有不同的临床应用应该对应不同的加工采收方法,所以同一药材可以按临床应用选择是否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