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2 | 下载0

《伤寒论》中,由于对应脏腑以及循行部位、阴阳气血等不同,各经病汗出特征不同.太阳病汗出,汗出量较少,仅皮肤湿润;阳明病汗出,连续且量多,病性可为实热,也可为虚寒;少阳病汗出,特征为"目合则汗",即盗汗;少阴病汗出,多为亡阳所致,若脉紧与汗出同时出现,表明寒邪已由太阳传至少阴;厥阴病汗出,为阳气恢复太过所致,多伴厥逆,曰"汗出而厥"."但头汗出"可作为于阳微结中排除少阴病的关键症状.太阳病虚证汗出多,实证无汗;阳明病实证汗出多,虚证反无汗.汗出不仅出现于疾病向愈之时,亦出现于病情加重时,汗出太过多为病进.应用汗法可无汗出,汗出亦非全由汗法所致,故汗出与汗法不可混为一谈.

作者:许泽华;周胜红

来源:河南中医 2022 年 42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2 | 下载:0
作者:
许泽华;周胜红
来源:
河南中医 2022 年 42卷 6期
标签:
汗出 太阳病 阳明病 少阳病 少阴病 厥阴病 《伤寒论》 张仲景
《伤寒论》中,由于对应脏腑以及循行部位、阴阳气血等不同,各经病汗出特征不同.太阳病汗出,汗出量较少,仅皮肤湿润;阳明病汗出,连续且量多,病性可为实热,也可为虚寒;少阳病汗出,特征为"目合则汗",即盗汗;少阴病汗出,多为亡阳所致,若脉紧与汗出同时出现,表明寒邪已由太阳传至少阴;厥阴病汗出,为阳气恢复太过所致,多伴厥逆,曰"汗出而厥"."但头汗出"可作为于阳微结中排除少阴病的关键症状.太阳病虚证汗出多,实证无汗;阳明病实证汗出多,虚证反无汗.汗出不仅出现于疾病向愈之时,亦出现于病情加重时,汗出太过多为病进.应用汗法可无汗出,汗出亦非全由汗法所致,故汗出与汗法不可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