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7 | 下载67

中医症状的描述由定性化向定量化发展,使之客观化、标准化,是临床和科研的现实需要.通过对相关研究整理发现,目前对中医症状的量化方法可归纳为三大类,即:(1)对症状轻重的量化(包括分级赋分法、likert等级法、量表法、视觉模拟刻度法等);(2)对症状诊病辨证主次地位的量化(包括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及主客观联合赋权法等);(3)对症状轻重主次的联合量化(包括症状加权积分法等).本文对以上的量化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述评,以及对相关方法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做了相关描述.目前中医症状量化方法在临床应用中还不够广泛,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应该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前提下,与多学科相结合,并利用现代科技,寻找出更合适的量化方法,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与科研.

作者:陈昱文;曹泽标;周小青;陈娉婷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年 36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7 | 下载:67
作者:
陈昱文;曹泽标;周小青;陈娉婷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年 36卷 3期
标签:
中医学 症状量化 方法 临床应用 述评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s quantify methods clinical application review
中医症状的描述由定性化向定量化发展,使之客观化、标准化,是临床和科研的现实需要.通过对相关研究整理发现,目前对中医症状的量化方法可归纳为三大类,即:(1)对症状轻重的量化(包括分级赋分法、likert等级法、量表法、视觉模拟刻度法等);(2)对症状诊病辨证主次地位的量化(包括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及主客观联合赋权法等);(3)对症状轻重主次的联合量化(包括症状加权积分法等).本文对以上的量化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述评,以及对相关方法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做了相关描述.目前中医症状量化方法在临床应用中还不够广泛,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应该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前提下,与多学科相结合,并利用现代科技,寻找出更合适的量化方法,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与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