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4 | 下载63

目的探求乙肝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确立治疗原则,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以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六淫(六气)等生理病理学说和病因发病理论为指导,根据乙肝病患者普遍地存在病程漫长,缠绵难愈和渐进性的不同程度的神疲乏力,头晕眼花,腰腿疲软,劳动能力减退和多汗异常的消化症状以及舌形胖大,边有齿痕,舌苔厚腻,脉象细或弦虚(濡)等临床表现,结合"湿”邪致病具有粘滞不爽,缠绵难愈,慢长不易速去,阻碍气机以及苔腻脉细或弦濡的特点,运用四诊及八纲,脏腑辨证和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方法,论证乙肝病的病因病机为正气(脾气虚弱,肝气失调畅)虚弱,湿浊、滞留成毒,为此确立扶正气,除湿毒的治疗原则并制"灵驹垂薏汤”(由灵芝、蚂蚁、垂盆草、薏米等组成)治疗临床病程(自实验室检查发现阳性指标时起)2 a~12 a的并经其他方法治疗全身症状未见改善、实验室指标未见好转,改变的乙肝病患者23例,其中大三阳伴滴度增高的12例;小三阳伴谷丙转氨酶增高的11例;男18例;女5例;病程2 a~10 a着21例,10 a以上者2例;疗程3 mo.治程中及疗程结束后对全身自觉症状以及消化症状,肝功能和乙肝五项试验等指标进行随访调查追踪观察并与随机设立的与治疗组病程,病情和年龄等一般资料相仿的29例对比,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的病例,治后20 d,全身和消

作者:李加林;杨龙桂

来源: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 年 8卷 z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4 | 下载:63
作者:
李加林;杨龙桂
来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 年 8卷 z1期
标签:
肝炎,乙型/治疗 中医病机 扶正 肝炎,乙型/中药疗法 祛湿
目的探求乙肝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确立治疗原则,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以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六淫(六气)等生理病理学说和病因发病理论为指导,根据乙肝病患者普遍地存在病程漫长,缠绵难愈和渐进性的不同程度的神疲乏力,头晕眼花,腰腿疲软,劳动能力减退和多汗异常的消化症状以及舌形胖大,边有齿痕,舌苔厚腻,脉象细或弦虚(濡)等临床表现,结合"湿”邪致病具有粘滞不爽,缠绵难愈,慢长不易速去,阻碍气机以及苔腻脉细或弦濡的特点,运用四诊及八纲,脏腑辨证和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方法,论证乙肝病的病因病机为正气(脾气虚弱,肝气失调畅)虚弱,湿浊、滞留成毒,为此确立扶正气,除湿毒的治疗原则并制"灵驹垂薏汤”(由灵芝、蚂蚁、垂盆草、薏米等组成)治疗临床病程(自实验室检查发现阳性指标时起)2 a~12 a的并经其他方法治疗全身症状未见改善、实验室指标未见好转,改变的乙肝病患者23例,其中大三阳伴滴度增高的12例;小三阳伴谷丙转氨酶增高的11例;男18例;女5例;病程2 a~10 a着21例,10 a以上者2例;疗程3 mo.治程中及疗程结束后对全身自觉症状以及消化症状,肝功能和乙肝五项试验等指标进行随访调查追踪观察并与随机设立的与治疗组病程,病情和年龄等一般资料相仿的29例对比,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的病例,治后20 d,全身和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