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8 | 下载20

目的:探讨病毒性乙型肝炎不同临床分型中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法,利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组样本进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测定.结果:病毒性乙型肝炎不同临床分型血清中ACE活性变化的顺序由低到高为:正常对照组(24.7 1±9.43 μmol/L),梗阻性黄疸(28.75±13.04 μmol/L)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癌(43.81±15.01 μmol/L),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46.97±17.40 μmol/L),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53.01±16.38 μmol/L),乙肝后肝硬化(72.29±20.26μmol/L),慢性重型病毒性乙型肝炎(74.12±2 1.04 μmol/L).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ACE活性显著高于肝硬化合并肝癌的患者,各组肝病患者血清ACE活性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在高于80

作者:张剑平;魏红山;孙继云;肖凡;张毅;徐道振;成军

来源: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7 年 15卷 2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8 | 下载:20
作者:
张剑平;魏红山;孙继云;肖凡;张毅;徐道振;成军
来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7 年 15卷 23期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病毒性乙型肝炎 凝血酶原活动度
目的:探讨病毒性乙型肝炎不同临床分型中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法,利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组样本进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测定.结果:病毒性乙型肝炎不同临床分型血清中ACE活性变化的顺序由低到高为:正常对照组(24.7 1±9.43 μmol/L),梗阻性黄疸(28.75±13.04 μmol/L)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癌(43.81±15.01 μmol/L),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46.97±17.40 μmol/L),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53.01±16.38 μmol/L),乙肝后肝硬化(72.29±20.26μmol/L),慢性重型病毒性乙型肝炎(74.12±2 1.04 μmol/L).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ACE活性显著高于肝硬化合并肝癌的患者,各组肝病患者血清ACE活性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在高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