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4 | 下载21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过程中瓶端穿刺针后退操作在不同液体引起细菌污染的可能性,规范更换输液的操作.方法 将360个无菌输液器瓶端穿刺针平均分为四组,在病房环境中,穿刺针分别穿刺人血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及生理盐水注射液,稍后退出穿刺针2 cm,并于拔出穿刺针后1 min、3 min、5 min用无菌剪分别剪下每组穿刺针30个,置于血液细菌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次日将菌液种植于LB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37.0℃细菌培养箱孵育过夜,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结果 退出穿刺针各时间点均有细菌生长,其中退出穿刺针1 min后,各组间菌落培养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3 min、5 min后各组间菌落培养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检出的菌种主要是存在于空气中的菌种.结论 穿刺针后退操作可导致污染,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风险增加,其中以人血白蛋白污染的风险最高.应重视瓶端穿刺针后退操作存在的隐患,规范护理操作流程.

作者:陈泳;孙海艳;沈吉梅;胡晓虹;鞠昌萍

来源:护士进修杂志 2009 年 24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4 | 下载:21
作者:
陈泳;孙海艳;沈吉梅;胡晓虹;鞠昌萍
来源:
护士进修杂志 2009 年 24卷 7期
标签:
静脉输液 瓶端穿刺针后退 污染 护理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过程中瓶端穿刺针后退操作在不同液体引起细菌污染的可能性,规范更换输液的操作.方法 将360个无菌输液器瓶端穿刺针平均分为四组,在病房环境中,穿刺针分别穿刺人血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及生理盐水注射液,稍后退出穿刺针2 cm,并于拔出穿刺针后1 min、3 min、5 min用无菌剪分别剪下每组穿刺针30个,置于血液细菌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次日将菌液种植于LB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37.0℃细菌培养箱孵育过夜,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结果 退出穿刺针各时间点均有细菌生长,其中退出穿刺针1 min后,各组间菌落培养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3 min、5 min后各组间菌落培养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检出的菌种主要是存在于空气中的菌种.结论 穿刺针后退操作可导致污染,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风险增加,其中以人血白蛋白污染的风险最高.应重视瓶端穿刺针后退操作存在的隐患,规范护理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