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0 | 下载0

目的 探讨电针刺激内关穴对抗模拟失重所致心血管功能失调的防护作用.方法 1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对照组仅进行4d头低位卧床,电针组则在卧床期间给予双侧“内关穴”电针刺激,30 min/d,连续4d.卧床前后进行立位耐力、心脏功能、心率变异性以及血液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浓度测定.结果 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卧床后立位耐力、心脏收缩功能及低频与高频功率的比值(LF/HF)均显著降低(P<0.05).电针组卧床后LF/HF以及血液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浓度显著增高(P<0.05),立位耐力呈下降趋势,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卧床前后心脏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4d头低位卧床可导致心脏功能降低,立位耐力下降.电针刺激“内关穴”可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血液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释放,进而有效维持头低位卧床期间心脏功能以及立位耐力.

作者:孙静;李小涛;杨长斌;石菲;王永春;赵疆东;孙喜庆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4 年 27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0 | 下载:0
作者:
孙静;李小涛;杨长斌;石菲;王永春;赵疆东;孙喜庆
来源: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4 年 27卷 2期
标签:
头低位卧床 电针 立位耐力 心率变异性 心功能 内关穴 head-down bed rest electroacupuncture orthostatic toleranc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cardiac systolic function Neiguan cave (PC6)
目的 探讨电针刺激内关穴对抗模拟失重所致心血管功能失调的防护作用.方法 1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对照组仅进行4d头低位卧床,电针组则在卧床期间给予双侧“内关穴”电针刺激,30 min/d,连续4d.卧床前后进行立位耐力、心脏功能、心率变异性以及血液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浓度测定.结果 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卧床后立位耐力、心脏收缩功能及低频与高频功率的比值(LF/HF)均显著降低(P<0.05).电针组卧床后LF/HF以及血液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浓度显著增高(P<0.05),立位耐力呈下降趋势,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卧床前后心脏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4d头低位卧床可导致心脏功能降低,立位耐力下降.电针刺激“内关穴”可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血液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释放,进而有效维持头低位卧床期间心脏功能以及立位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