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9 | 下载166

目的:运用MRI测量不同生理年龄组垂体腺各径线的正常值范围。材料和方法:采用MRI的自旋回波序列,对正常垂体腺作横断位、冠状位和矢状位T1加权像,由此测量了2670例垂体腺的上下径、左右径和前后径,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测量每年龄组男女的垂体平均值±1.96标准差后,用t值检验与总体比较〔1〕。上下径,36岁前男女,≥66岁男女,差别有高度显著性,51~65岁男女,差别有显著性〔2〕。左右径,12岁以前男女,37~50岁男性,差别有高度显著性〔3〕。前后径,12岁以前,37~50岁女性差别有高度显著性;36岁以前男性,差别有高度显著性,37~65岁男性,13~35岁女性,差别有显著性。结论:(1)各年龄组男女的径线与总体值,经t值检验,多数差别有显著性,平均值±1.96S的范围不相同。(2)垂体上下径,36岁以前,逐渐增大,37岁以后逐渐变扁,上缘逐渐下凹和萎缩,65岁以后可出现部分空蝶鞍。(3)垂体左右径,随年龄增大而增大,50岁以后变化较小。(4)垂体上下径≤2mm,鞍内大部分充以脑脊液者,考虑空蝶鞍。(5)垂体上下径≥9mm,或大于同一年龄组正常值上限1mm,且不对称,特别是上缘突隆者,应考虑垂体微腺瘤,结合临床症状可确诊。

作者:曾光华;郑书东;郑大伟;甘华平;张正海;叶世全;宋正容;张继军

来源:华西医学 2001 年 16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9 | 下载:166
作者:
曾光华;郑书东;郑大伟;甘华平;张正海;叶世全;宋正容;张继军
来源:
华西医学 2001 年 16卷 2期
标签:
垂体腺 径线 测量 磁共振成像
目的:运用MRI测量不同生理年龄组垂体腺各径线的正常值范围。材料和方法:采用MRI的自旋回波序列,对正常垂体腺作横断位、冠状位和矢状位T1加权像,由此测量了2670例垂体腺的上下径、左右径和前后径,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测量每年龄组男女的垂体平均值±1.96标准差后,用t值检验与总体比较〔1〕。上下径,36岁前男女,≥66岁男女,差别有高度显著性,51~65岁男女,差别有显著性〔2〕。左右径,12岁以前男女,37~50岁男性,差别有高度显著性〔3〕。前后径,12岁以前,37~50岁女性差别有高度显著性;36岁以前男性,差别有高度显著性,37~65岁男性,13~35岁女性,差别有显著性。结论:(1)各年龄组男女的径线与总体值,经t值检验,多数差别有显著性,平均值±1.96S的范围不相同。(2)垂体上下径,36岁以前,逐渐增大,37岁以后逐渐变扁,上缘逐渐下凹和萎缩,65岁以后可出现部分空蝶鞍。(3)垂体左右径,随年龄增大而增大,50岁以后变化较小。(4)垂体上下径≤2mm,鞍内大部分充以脑脊液者,考虑空蝶鞍。(5)垂体上下径≥9mm,或大于同一年龄组正常值上限1mm,且不对称,特别是上缘突隆者,应考虑垂体微腺瘤,结合临床症状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