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0 | 下载21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评价其对脑梗死病情程度和转归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82例脑梗死病人发病后1 d,2 d,3 d,1周,4周后的血浆NSE进行检测.同时测定头脑CT梗塞灶直径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卒中组当日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明显升高,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该浓度的动态变化呈发病当日升高、次日降低、第3 d又升高、1周后明显下降、4周后降到正常水平.第1 d和3 d的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与CT显示的梗塞灶直径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1 1,0.741 2,P<0.01);并与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0 3,0.848 8;P<0.01),但与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的测定可作为判断脑梗死病情轻重和预后的特异性指标.

作者:刘煜敏;严国山;洪艳;章军建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年 26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0 | 下载:21
作者:
刘煜敏;严国山;洪艳;章军建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年 26卷 4期
标签: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梗死 预后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评价其对脑梗死病情程度和转归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82例脑梗死病人发病后1 d,2 d,3 d,1周,4周后的血浆NSE进行检测.同时测定头脑CT梗塞灶直径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卒中组当日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明显升高,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该浓度的动态变化呈发病当日升高、次日降低、第3 d又升高、1周后明显下降、4周后降到正常水平.第1 d和3 d的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与CT显示的梗塞灶直径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1 1,0.741 2,P<0.01);并与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0 3,0.848 8;P<0.01),但与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的测定可作为判断脑梗死病情轻重和预后的特异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