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1 | 下载25

目的探讨使用可吸收医用膜修复硬腭裂隙的可行性及评价其近期临床效果.方法68例腭裂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4例患者在软腭及悬雍垂裂修复的同时剖开硬腭裂隙,植入可吸收医用膜修复;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腭裂修复术.结果实验组所有患者其软腭及悬雍垂创口愈合良好,无穿孔与裂开;硬腭部创口一期愈合30例,二期愈合3例,1例遗留永久性的口鼻瘘,3例存在口腔前庭瘘.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出血量及口腔前庭瘘发生率减少,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术后出血、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无明显增加;术后体温多波动在37.5 ℃以下,且逐渐降低,7 d后复查血常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异常.结论可吸收医用膜用于硬腭裂隙修复,临床效果肯定且手术操作简单、可行,同时因避免了常规腭裂修复术时在硬腭部掀起粘骨膜瓣的缺点,可减少对颌骨发育的影响.

作者:李万山;魏世成;郑谦;张小君;宁秋;熊成东

来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4 年 22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1 | 下载:25
作者:
李万山;魏世成;郑谦;张小君;宁秋;熊成东
来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4 年 22卷 2期
标签:
硬腭裂修复 可吸收医用膜 聚-DL-乳酸 膜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目的探讨使用可吸收医用膜修复硬腭裂隙的可行性及评价其近期临床效果.方法68例腭裂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4例患者在软腭及悬雍垂裂修复的同时剖开硬腭裂隙,植入可吸收医用膜修复;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腭裂修复术.结果实验组所有患者其软腭及悬雍垂创口愈合良好,无穿孔与裂开;硬腭部创口一期愈合30例,二期愈合3例,1例遗留永久性的口鼻瘘,3例存在口腔前庭瘘.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出血量及口腔前庭瘘发生率减少,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术后出血、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无明显增加;术后体温多波动在37.5 ℃以下,且逐渐降低,7 d后复查血常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异常.结论可吸收医用膜用于硬腭裂隙修复,临床效果肯定且手术操作简单、可行,同时因避免了常规腭裂修复术时在硬腭部掀起粘骨膜瓣的缺点,可减少对颌骨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