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81 | 下载24

目的 比较鼓室置管和鼓膜穿刺术治疗婴儿期腭裂患儿分泌性中耳炎(SOM)的效果,探讨腭裂中耳功能障碍的最佳治疗方法和早期干预时机.方法 19例患SOM伴听力损失的婴儿期腭裂患儿的38耳在唇裂修复术同期行鼓室置管术,平均置管年龄为6.9月龄;15例患SOM的婴儿期腭裂患儿30耳行鼓膜穿刺术,平均穿刺年龄为6.6月龄.术后1周至12个月内于每个月行听性脑干反应(ABR)和声导抗检查作为判断指标,比较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 38耳鼓室置管术前ABR Ⅴ波平均阈值为55.41 dBnHL,术后1周~12个月的平均值为28.48 dBnHL,术后听力提高26.93 dBnHL.置管术后峰压点平均升高90.72 daPa,坡度;比值法升高0.01,压力范围法降低84.00 daPa,静态声顺值平均升高0.04 mL;B型鼓室图(24耳)转化为A型者19耳,转化率为79.17

作者:李薇;尚伟;于爱华;张哓恒;刘玉欣;万秀明;贾暮云;李宁毅

来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年 25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81 | 下载:24
作者:
李薇;尚伟;于爱华;张哓恒;刘玉欣;万秀明;贾暮云;李宁毅
来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7 年 25卷 5期
标签:
婴儿 腭裂 分泌性中耳炎 鼓室置管 鼓膜穿刺
目的 比较鼓室置管和鼓膜穿刺术治疗婴儿期腭裂患儿分泌性中耳炎(SOM)的效果,探讨腭裂中耳功能障碍的最佳治疗方法和早期干预时机.方法 19例患SOM伴听力损失的婴儿期腭裂患儿的38耳在唇裂修复术同期行鼓室置管术,平均置管年龄为6.9月龄;15例患SOM的婴儿期腭裂患儿30耳行鼓膜穿刺术,平均穿刺年龄为6.6月龄.术后1周至12个月内于每个月行听性脑干反应(ABR)和声导抗检查作为判断指标,比较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 38耳鼓室置管术前ABR Ⅴ波平均阈值为55.41 dBnHL,术后1周~12个月的平均值为28.48 dBnHL,术后听力提高26.93 dBnHL.置管术后峰压点平均升高90.72 daPa,坡度;比值法升高0.01,压力范围法降低84.00 daPa,静态声顺值平均升高0.04 mL;B型鼓室图(24耳)转化为A型者19耳,转化率为7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