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1 | 下载90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检查结合显微根管技术治疗上颌磨牙颊侧根管口下方分叉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需进行根管治疗的上颌磨牙304颗(上颌第一磨牙159颗,上颌第二磨牙145颗),开髓后记录髓室底根管口数目及位置,对术前X线片怀疑为颊侧根管口下方分叉的患牙,先在肉眼下探杳疏通根管,再根据牙科锥形束CT结果 在根管显微镜下在根管口深处寻找疏通根管,确定根管工作长度后逐步深入技术预备根管,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完成根管充填.根据术前、中、后x线片评价根管治疗效果.结果 304颗磨牙中,髓室底两根管口者为51颗,其中颊侧为单一根管口、下方又分为近、远中侧根管者为30颗(上颌第一磨牙8颗,上颌第二磨牙22颗).牙科锥形束CT结果 示根管分叉位于颊侧髓室底根方3~8 mm处.30颗磨牙中,7颗磨牙的根管通过常规操作技术可定位疏通:22颗磨牙的根管通过锥形束CT结合根管显微镜下操作可疏通至根尖区,术中、术后X线片示根管预备、充填良好;8颗磨牙因近颊根第二根管开口于根管中下段或根管钙化而未能疏通.结论 牙科锥形束CT检查结合显微根管技术可精准地定位手术区域,是治疗此类疑难根管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书昱;刘溦;周经涛;方加铄

来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1 年 29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1 | 下载:90
作者:
孙书昱;刘溦;周经涛;方加铄
来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1 年 29卷 3期
标签:
上颌磨牙 手术显微镜 锥形束CT 根管治疗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检查结合显微根管技术治疗上颌磨牙颊侧根管口下方分叉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需进行根管治疗的上颌磨牙304颗(上颌第一磨牙159颗,上颌第二磨牙145颗),开髓后记录髓室底根管口数目及位置,对术前X线片怀疑为颊侧根管口下方分叉的患牙,先在肉眼下探杳疏通根管,再根据牙科锥形束CT结果 在根管显微镜下在根管口深处寻找疏通根管,确定根管工作长度后逐步深入技术预备根管,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完成根管充填.根据术前、中、后x线片评价根管治疗效果.结果 304颗磨牙中,髓室底两根管口者为51颗,其中颊侧为单一根管口、下方又分为近、远中侧根管者为30颗(上颌第一磨牙8颗,上颌第二磨牙22颗).牙科锥形束CT结果 示根管分叉位于颊侧髓室底根方3~8 mm处.30颗磨牙中,7颗磨牙的根管通过常规操作技术可定位疏通:22颗磨牙的根管通过锥形束CT结合根管显微镜下操作可疏通至根尖区,术中、术后X线片示根管预备、充填良好;8颗磨牙因近颊根第二根管开口于根管中下段或根管钙化而未能疏通.结论 牙科锥形束CT检查结合显微根管技术可精准地定位手术区域,是治疗此类疑难根管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