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7 | 下载4

目的研究不同表面处理条件下钛瓷界面的形态学特征及钛、硅氧等元素的扩散情况.方法在纯钛表面用8种不同表面处理方法烧结Ti-Bond瓷粉,其中预氧化按不同温度分为:300 ℃、400 ℃、500 ℃、600 ℃ 4组,自然氧化按不同时间分为:5 min、15 min、2 h、24 h 4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子探针检测界面形貌及元素扩散情况.结果 500 ℃预氧化组、600 ℃预氧化组扫描电镜图片观察到钛瓷结合处钛基体表面的裂缝及剥离面,电子探针检测发现界面处各元素呈梯度分布,硅、氧元素分布的梯度与钛元素相反.结论裂缝及剥离面的出现说明了钛瓷分离的部位及钛氧层的脆性.不同表面处理各组元素扩散宽度不同,但难于准确测量比较.

作者:刘洋;巢永烈;陈小冬;李德鹏;付敏杰;丛镭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年 36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7 | 下载:4
作者:
刘洋;巢永烈;陈小冬;李德鹏;付敏杰;丛镭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年 36卷 4期
标签:
纯钛 牙科陶瓷 钛瓷界面 结合力
目的研究不同表面处理条件下钛瓷界面的形态学特征及钛、硅氧等元素的扩散情况.方法在纯钛表面用8种不同表面处理方法烧结Ti-Bond瓷粉,其中预氧化按不同温度分为:300 ℃、400 ℃、500 ℃、600 ℃ 4组,自然氧化按不同时间分为:5 min、15 min、2 h、24 h 4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子探针检测界面形貌及元素扩散情况.结果 500 ℃预氧化组、600 ℃预氧化组扫描电镜图片观察到钛瓷结合处钛基体表面的裂缝及剥离面,电子探针检测发现界面处各元素呈梯度分布,硅、氧元素分布的梯度与钛元素相反.结论裂缝及剥离面的出现说明了钛瓷分离的部位及钛氧层的脆性.不同表面处理各组元素扩散宽度不同,但难于准确测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