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8 | 下载0

目的 探讨大鼠骨骼肌肌动蛋白纤维的形态学变化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大鼠死后不同时间骨骼肌(右后肢的内收大肌)肌动蛋白纤维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大鼠死后,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由肌动蛋白构成的细肌丝逐渐崩解、紊乱,直至肌小节和细肌丝结构消失;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自死后24 h起,骨骼肌纤维横纹可有小片状或弥漫状抗肌动蛋白抗体缺染灶出现,并且抗肌动蛋白抗体染色面积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其变化趋势与死亡时间相关(Y=0.934 -0.005X,R2=0.95,P<0.05);大鼠死后168 h内,肌动蛋白阳性产物的积分光密度值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死后168 h,几乎无抗肌动蛋白抗体染色.结论 大鼠骨骼肌肌动蛋白纤维的形态学改变与死亡时间具有相关性.

作者:刘杨;苗宇船;王英元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年 43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8 | 下载:0
作者:
刘杨;苗宇船;王英元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年 43卷 5期
标签:
肌动蛋白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透射电镜 病理学
目的 探讨大鼠骨骼肌肌动蛋白纤维的形态学变化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大鼠死后不同时间骨骼肌(右后肢的内收大肌)肌动蛋白纤维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大鼠死后,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由肌动蛋白构成的细肌丝逐渐崩解、紊乱,直至肌小节和细肌丝结构消失;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自死后24 h起,骨骼肌纤维横纹可有小片状或弥漫状抗肌动蛋白抗体缺染灶出现,并且抗肌动蛋白抗体染色面积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其变化趋势与死亡时间相关(Y=0.934 -0.005X,R2=0.95,P<0.05);大鼠死后168 h内,肌动蛋白阳性产物的积分光密度值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死后168 h,几乎无抗肌动蛋白抗体染色.结论 大鼠骨骼肌肌动蛋白纤维的形态学改变与死亡时间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