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9 | 下载25

目的 了解东莞市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来源及危险因素,推断其流行趋势,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91-2005年间东莞市的艾滋病常规及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对不同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阳性者使用蛋白印迹法(WB)确认;采集HI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核酸后用巢式-聚合酶琏反应(PCR)技术对HIV-1env 基因进行序列分析、鉴定病毒亚型.结果 东莞市自1991年发现首例输人性HIV感染者以来,到2005年底共检出HIV感染者759例,HIV感染者报告数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发现的HIV感染者以青壮年、男性、流动人口为主;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静脉吸毒;CRF01-AE亚型为主要流行株.结论 东莞市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并正逐步从吸毒人群和性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防制形势严峻,应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并开展针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

作者:张巧利;王晓霞;夏宪照;陈柏芬;冯铁建

来源:疾病监测 2007 年 22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9 | 下载:25
作者:
张巧利;王晓霞;夏宪照;陈柏芬;冯铁建
来源:
疾病监测 2007 年 22卷 1期
标签:
HIV/AIDS 流行病学 监测
目的 了解东莞市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来源及危险因素,推断其流行趋势,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91-2005年间东莞市的艾滋病常规及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对不同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阳性者使用蛋白印迹法(WB)确认;采集HI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核酸后用巢式-聚合酶琏反应(PCR)技术对HIV-1env 基因进行序列分析、鉴定病毒亚型.结果 东莞市自1991年发现首例输人性HIV感染者以来,到2005年底共检出HIV感染者759例,HIV感染者报告数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发现的HIV感染者以青壮年、男性、流动人口为主;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静脉吸毒;CRF01-AE亚型为主要流行株.结论 东莞市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并正逐步从吸毒人群和性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防制形势严峻,应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并开展针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