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5 | 下载0

目的 了解无脊髓灰质炎后残留麻痹(含死亡)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0-2012年福建省残留麻痹的AFP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00-2012年1822例AFP病例中1790例(98.26%)在麻痹60天后进行了随访,发现残留麻痹病例295例(其中死亡17例),占16.48%.295例残留麻痹病例中,男童是女童的2.13倍,53.22%的病例<2岁;脊灰病毒阳性23例,非脊灰肠道病毒阳性2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1岁发病、免疫史0次和1次、多次就诊、初始麻痹较严重、深部腱反射异常是AFP残留麻痹病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提高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及时、全程接种率;加强对临床医生培训,及时发现AFP病例,对重症病例及时给予合理治疗,是减少AFP残留麻痹病例发生的相关措施.

作者:杨秀惠;周勇;何爱华;严水秀;张红榕;严延生

来源:疾病监测 2013 年 28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5 | 下载:0
作者:
杨秀惠;周勇;何爱华;严水秀;张红榕;严延生
来源:
疾病监测 2013 年 28卷 12期
标签: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病毒 残留麻痹 流行特征 监测 acute flaccid paralysis poliovirus residual paralysis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rveillance
目的 了解无脊髓灰质炎后残留麻痹(含死亡)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0-2012年福建省残留麻痹的AFP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00-2012年1822例AFP病例中1790例(98.26%)在麻痹60天后进行了随访,发现残留麻痹病例295例(其中死亡17例),占16.48%.295例残留麻痹病例中,男童是女童的2.13倍,53.22%的病例<2岁;脊灰病毒阳性23例,非脊灰肠道病毒阳性2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1岁发病、免疫史0次和1次、多次就诊、初始麻痹较严重、深部腱反射异常是AFP残留麻痹病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提高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及时、全程接种率;加强对临床医生培训,及时发现AFP病例,对重症病例及时给予合理治疗,是减少AFP残留麻痹病例发生的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