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0 | 下载0

目的 分析2006-2010年我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我国脑血管病死亡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死亡资料及人口资料均来自2006-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覆盖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1个监测点,覆盖全国人口的比例约为6%,2006-2010年总监测人口为365 204 390人年.根据死因监测数据集死亡资料和人口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YP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YPLL).结果 2006-2010年我国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4.01/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2.61/10万,全死因构成比为21.95%,YPLL为449.85人年/10万,SYPLL为386.37人年/10万.城市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11.82/10万,农村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30.61/10万,男性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36.71/10万,女性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10.78/10万.2006-2010年脑血管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均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8.48/10万,中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37.27/10万,西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00.95/10万.东、中、西部脑血管病死亡研究比较,东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处于低水平、低速增长阶段,中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处于高水平、低速增长阶段,西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处于低水平、高速增长阶段.结论 2006-2010年我国脑血管病对

作者:崔琮琪;谷鑫;王海东;周脉耕;谭吉宾

来源:疾病监测 2013 年 28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0 | 下载:0
作者:
崔琮琪;谷鑫;王海东;周脉耕;谭吉宾
来源:
疾病监测 2013 年 28卷 12期
标签:
脑血管病 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流行病学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rate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epidemiology
目的 分析2006-2010年我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我国脑血管病死亡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死亡资料及人口资料均来自2006-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覆盖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1个监测点,覆盖全国人口的比例约为6%,2006-2010年总监测人口为365 204 390人年.根据死因监测数据集死亡资料和人口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YP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YPLL).结果 2006-2010年我国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4.01/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2.61/10万,全死因构成比为21.95%,YPLL为449.85人年/10万,SYPLL为386.37人年/10万.城市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11.82/10万,农村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30.61/10万,男性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36.71/10万,女性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10.78/10万.2006-2010年脑血管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均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8.48/10万,中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37.27/10万,西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00.95/10万.东、中、西部脑血管病死亡研究比较,东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处于低水平、低速增长阶段,中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处于高水平、低速增长阶段,西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处于低水平、高速增长阶段.结论 2006-2010年我国脑血管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