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5 | 下载0

目的 分析安徽省成年人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流行特征与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成年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中安徽省12个监测点数据,分析2015年成年人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流行现状及在不同人群的分布特征,并与2013年比较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5年安徽省成年人超重率为34.69%,肥胖率为12.96%,中心性肥胖前期率18.79%,中心性肥胖率为25.50%.男性超重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81,P=0.008).随着年龄增长,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趋势x2=8.420、5.002、16.719,均P<0.05);40~49岁组超重率最高,50~59岁组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均最高.随文化程度升高,超重和中心性肥胖检出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x2=30.714、9.031,均P<0.01).不同经济水平间超重率和中心性肥胖前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庭人均年收入最高者超重率和中心性肥胖前期率均最低.与2013年比较,2015年成年人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前期、中心性肥胖率、体质指数和腰围均降低;但男性超重率和中心性肥胖前期率,城镇超重率、肥胖率和体质指数呈升高现象.结论 2015年安徽省成年人的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前期和中心性肥胖情况较2013年有所改善,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作者:邢秀雅;徐伟;陈叶纪;吕逸丽;刘志荣

来源:疾病监测 2020 年 35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5 | 下载:0
作者:
邢秀雅;徐伟;陈叶纪;吕逸丽;刘志荣
来源:
疾病监测 2020 年 35卷 8期
标签:
超重 肥胖 中心性肥胖 流行特征
目的 分析安徽省成年人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流行特征与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成年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中安徽省12个监测点数据,分析2015年成年人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流行现状及在不同人群的分布特征,并与2013年比较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5年安徽省成年人超重率为34.69%,肥胖率为12.96%,中心性肥胖前期率18.79%,中心性肥胖率为25.50%.男性超重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81,P=0.008).随着年龄增长,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趋势x2=8.420、5.002、16.719,均P<0.05);40~49岁组超重率最高,50~59岁组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均最高.随文化程度升高,超重和中心性肥胖检出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x2=30.714、9.031,均P<0.01).不同经济水平间超重率和中心性肥胖前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庭人均年收入最高者超重率和中心性肥胖前期率均最低.与2013年比较,2015年成年人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前期、中心性肥胖率、体质指数和腰围均降低;但男性超重率和中心性肥胖前期率,城镇超重率、肥胖率和体质指数呈升高现象.结论 2015年安徽省成年人的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前期和中心性肥胖情况较2013年有所改善,但仍保持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