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3 | 下载0

目的 探讨高中新生结核菌素反应程度与高中期问结核病发病危险的关系,为选择合适的预防性治疗对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08年如东县6 068名高中新生列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对象,随访32个月.研究开始时采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PPD)作皮内试验,全部研究对象在队列开始和结束时做X线胸透,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者在就诊时做X线胸透,对有异常阴影和PPD反应≥20 mm或有水泡者拍摄X线胸片.结核菌素试验(也称PPD试验)阴性反应为对照组,阳性反应为暴露组.采用x2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暴露组与对照组累积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PD反应程度为15 ~mm、≥20 mm和水泡为结核病发病的危险因素,RR分别为47.28、58.53和213.19.结论 高中新生PPD反应≥15 mm或有水泡者,为高中期间结核病的高发人群,应作为结核病预防性治疗对象.

作者:陈淑林;孙德全;石俊峰;张爱红

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3 年 17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3 | 下载:0
作者:
陈淑林;孙德全;石俊峰;张爱红
来源: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3 年 17卷 2期
标签:
结核,肺 危险因素 队列研究
目的 探讨高中新生结核菌素反应程度与高中期问结核病发病危险的关系,为选择合适的预防性治疗对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08年如东县6 068名高中新生列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对象,随访32个月.研究开始时采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PPD)作皮内试验,全部研究对象在队列开始和结束时做X线胸透,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者在就诊时做X线胸透,对有异常阴影和PPD反应≥20 mm或有水泡者拍摄X线胸片.结核菌素试验(也称PPD试验)阴性反应为对照组,阳性反应为暴露组.采用x2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暴露组与对照组累积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PD反应程度为15 ~mm、≥20 mm和水泡为结核病发病的危险因素,RR分别为47.28、58.53和213.19.结论 高中新生PPD反应≥15 mm或有水泡者,为高中期间结核病的高发人群,应作为结核病预防性治疗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