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0 | 下载0

目的 建立零膨胀联合脆弱模型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结局的影响因素,降低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4-2015年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电子病历信息以及随访信息,建立零膨胀联合脆弱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2221例,1312例患者未发生任何事件(59.07%),699例患者再住院(31.47%),307例患者死亡(13.82%).性别、职业、BMI是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结局的共同影响因素,陈旧性心肌梗死、QRS间期延长是减少患者未再住院的可能性的影响因素;高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III级、心脏瓣膜病是患者再住院与死亡的危险因素,增加再住院与死亡风险;QRS间期延长和心房颤动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冠脉搭桥为保护性因素,降低患者死亡风险.结论 零膨胀联合脆弱模型可同时分析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未再住院、再住院及死亡的影响因素,为高危患者识别、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靓;田晶;闫晶晶;任嘉;韩清华;张岩波

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1 年 25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0 | 下载:0
作者:
李靓;田晶;闫晶晶;任嘉;韩清华;张岩波
来源: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1 年 25卷 8期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再住院 死亡 零膨胀联合脆弱模型
目的 建立零膨胀联合脆弱模型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结局的影响因素,降低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4-2015年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电子病历信息以及随访信息,建立零膨胀联合脆弱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2221例,1312例患者未发生任何事件(59.07%),699例患者再住院(31.47%),307例患者死亡(13.82%).性别、职业、BMI是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结局的共同影响因素,陈旧性心肌梗死、QRS间期延长是减少患者未再住院的可能性的影响因素;高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III级、心脏瓣膜病是患者再住院与死亡的危险因素,增加再住院与死亡风险;QRS间期延长和心房颤动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冠脉搭桥为保护性因素,降低患者死亡风险.结论 零膨胀联合脆弱模型可同时分析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未再住院、再住院及死亡的影响因素,为高危患者识别、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