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7 | 下载187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片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及其机制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40例,信封法随机分为西洛他唑组、依帕司他组、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与2009年中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指南给予规范处理,西洛他唑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片,依帕司他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西洛他唑和依帕司他片,治疗时间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变化.利用高频超声评价4组患者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与桡神经内部回声结构与神经纵、横径大小变化.采用肌电图检测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与桡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采用中医症候积分法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比较4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4组患者治疗前基线代谢指标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4组患者血清炎性反应

作者:汪志良;杨竹洁

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8 年 36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7 | 下载:187
作者:
汪志良;杨竹洁
来源: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8 年 36卷 4期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西洛他唑 依帕司他 炎性反应 神经超声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片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及其机制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40例,信封法随机分为西洛他唑组、依帕司他组、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与2009年中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指南给予规范处理,西洛他唑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片,依帕司他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西洛他唑和依帕司他片,治疗时间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变化.利用高频超声评价4组患者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与桡神经内部回声结构与神经纵、横径大小变化.采用肌电图检测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与桡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采用中医症候积分法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比较4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4组患者治疗前基线代谢指标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4组患者血清炎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