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4 | 下载0

为探索治疗型HBV基因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行性,自行构建了HBV包膜蛋白前S2@S基因及人IL-2和IFN-γ融合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将双质粒融合蛋白作为佐剂组合成治疗型HBV基因疫苗,在健康小鼠、HBV转基因(Tg)小鼠、新西兰兔和恒河猴体内进行了免疫效果试验.结果发现:①特异性CTL活性提高;②对HBsAg特异性T细胞增殖能力提高,HBsAg 30μg/ml对pcS2@S免疫的小鼠脾细胞的刺激指数(SI=5.6±0.9)明显较空白质粒pcDNA3.1组(SI=2.0±0.5)为高(P<0.01),免疫组的IL-2/IFN-γ分泌水平为(226.3±41.05pg/ml)/(51.1±7.7pg/ml),明显较空白组的(69.0±22.1pg/ml)/(0.9±0.7pg/ml)为高(P<0.01);③HBV基因疫苗免疫健康小鼠局部引流淋巴结中DCs的诱导HBsAg致敏T细胞增殖指数(4.20)较pcDNA3.1组(2.55)为高;⑤用在体电脉冲法注射治疗型HBV基因疫苗后,检测血清抗-HBs水平,无论是小鼠、兔还是猴均有明显提高.提示该治疗型HBV基因疫苗能较好地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为其治疗HBV感染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陈光明;杨富强;何晓嫱;李治刚;吴乐园;莫国玉;黄英;谢宗法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2 年 27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4 | 下载:0
作者:
陈光明;杨富强;何晓嫱;李治刚;吴乐园;莫国玉;黄英;谢宗法
来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2 年 27卷 12期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免疫疗法 疫苗,DNA 免疫应答 动物实验
为探索治疗型HBV基因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行性,自行构建了HBV包膜蛋白前S2@S基因及人IL-2和IFN-γ融合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将双质粒融合蛋白作为佐剂组合成治疗型HBV基因疫苗,在健康小鼠、HBV转基因(Tg)小鼠、新西兰兔和恒河猴体内进行了免疫效果试验.结果发现:①特异性CTL活性提高;②对HBsAg特异性T细胞增殖能力提高,HBsAg 30μg/ml对pcS2@S免疫的小鼠脾细胞的刺激指数(SI=5.6±0.9)明显较空白质粒pcDNA3.1组(SI=2.0±0.5)为高(P<0.01),免疫组的IL-2/IFN-γ分泌水平为(226.3±41.05pg/ml)/(51.1±7.7pg/ml),明显较空白组的(69.0±22.1pg/ml)/(0.9±0.7pg/ml)为高(P<0.01);③HBV基因疫苗免疫健康小鼠局部引流淋巴结中DCs的诱导HBsAg致敏T细胞增殖指数(4.20)较pcDNA3.1组(2.55)为高;⑤用在体电脉冲法注射治疗型HBV基因疫苗后,检测血清抗-HBs水平,无论是小鼠、兔还是猴均有明显提高.提示该治疗型HBV基因疫苗能较好地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为其治疗HBV感染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