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3 | 下载329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后再手术解剖学优势及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严格按纳入标准选择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脊柱外科2011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术后复发患者25例。根据患者住院 ID号尾数的奇偶分为2组:微创组13例,行侧后路椎间孔镜微创髓核摘除术;开放组12例,行后路开放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的差异,以及采用 ODI 和VAS 评分评价术后3个月、1年的疗效。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2.3±1.1)h,长于开放组的(1.9±0.8)h,术中出血量微创组(40±15)mL 也少于开放组的(340±150)m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332,5.466, P 值均<0.05)。2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微创组1例随访仅6个月),末次随访时微创组患者临床疗效优11例、良2例,开放组临床疗效优9例、良2例、可1例。2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随访时的 ODI 和 VA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2组内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 ODI、VAS 评分均较术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采用的是侧后入路,与首次手术时后路术式非同一解剖入路,针对来自神经根腹侧的复发致压突出物,无需牵

作者:李纯志;刘伟;赵宏;方煜

来源: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6 年 21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3 | 下载:329
作者:
李纯志;刘伟;赵宏;方煜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6 年 21卷 2期
标签: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再手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经皮内镜 Intervertebral disc displacement Discectomy Reoperation Surgical procedures,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endoscope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后再手术解剖学优势及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严格按纳入标准选择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脊柱外科2011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术后复发患者25例。根据患者住院 ID号尾数的奇偶分为2组:微创组13例,行侧后路椎间孔镜微创髓核摘除术;开放组12例,行后路开放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的差异,以及采用 ODI 和VAS 评分评价术后3个月、1年的疗效。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2.3±1.1)h,长于开放组的(1.9±0.8)h,术中出血量微创组(40±15)mL 也少于开放组的(340±150)m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332,5.466, P 值均<0.05)。2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微创组1例随访仅6个月),末次随访时微创组患者临床疗效优11例、良2例,开放组临床疗效优9例、良2例、可1例。2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随访时的 ODI 和 VA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2组内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 ODI、VAS 评分均较术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采用的是侧后入路,与首次手术时后路术式非同一解剖入路,针对来自神经根腹侧的复发致压突出物,无需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