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3 | 下载7

目的 分析接受门诊心理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的预后特征及其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海斯曼心理CT系统对128名接受门诊心理治疗患者进行测试,评估其预后特征、家庭问题、个性和心理特点等.结果 ①女性患者的疾病预后不良,康复动力分数高于男性(分别为57.7±12.2 vs 53.0±12.4.P<0.05;58.3±9.4 vs 53.7±8.1,P<0.01),但康复再就业能力分数低于男性(43.4±11.5 vs 47.8±12.0,P<0.05);预后特征与受教育程度显著相关(r=-0.188,-0.294,-0.290,0.246;P<0.01);躯体形式障碍的痰病预后不良和心理预后不良分数均高于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和适应障碍(F=5.358,P<0.01;F=7.268,P<0.01),康复再就业能力分数分别低于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和适应障碍(F=4.066,P<0.01,P<0.01,疑病、抑郁,精神分裂、轻躁狂、精神衰弱,精神病态等症状分数,精神质、掩饰性等个性特点.社会适应不良、自我强度等心理特征,受教育程度和性别对门诊心理治疗患者的预后特征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 门诊心理治疗者的预后特征存在性别差异,与受教育程度和病种有关,受精神症状性质、个性特点、自我强度和社会适应性的影响,与临床疗效相一致.

作者:杨永杰;朱相华;王成东

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年 19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3 | 下载:7
作者:
杨永杰;朱相华;王成东
来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年 19卷 1期
标签:
心理治疗 精神障碍 预后特征 影响因素 门诊患者
目的 分析接受门诊心理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的预后特征及其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海斯曼心理CT系统对128名接受门诊心理治疗患者进行测试,评估其预后特征、家庭问题、个性和心理特点等.结果 ①女性患者的疾病预后不良,康复动力分数高于男性(分别为57.7±12.2 vs 53.0±12.4.P<0.05;58.3±9.4 vs 53.7±8.1,P<0.01),但康复再就业能力分数低于男性(43.4±11.5 vs 47.8±12.0,P<0.05);预后特征与受教育程度显著相关(r=-0.188,-0.294,-0.290,0.246;P<0.01);躯体形式障碍的痰病预后不良和心理预后不良分数均高于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和适应障碍(F=5.358,P<0.01;F=7.268,P<0.01),康复再就业能力分数分别低于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和适应障碍(F=4.066,P<0.01,P<0.01,疑病、抑郁,精神分裂、轻躁狂、精神衰弱,精神病态等症状分数,精神质、掩饰性等个性特点.社会适应不良、自我强度等心理特征,受教育程度和性别对门诊心理治疗患者的预后特征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 门诊心理治疗者的预后特征存在性别差异,与受教育程度和病种有关,受精神症状性质、个性特点、自我强度和社会适应性的影响,与临床疗效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