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3 | 下载10

目的 探讨自尊、归因与内隐攻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尊、归因、攻击性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分别测量65名大学生的自尊、归因方式、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结果 ①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在自尊、归因和攻击性3个方面,男生和女生愤怒因子差异显著(t=-2.562,P<0.05),其他方面没有显著差异;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尊与外显攻击性上的言语攻击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350,P<0.01);内外归因维度与身体攻击、愤怒、攻击总分呈显著性相关(r=0.364,0.394,0.421,P均<0.01),与敌对呈显著相关(r=0.346,P<0.05);持续短暂维度与内隐攻击性有显著相关(r=0.269,P<0.05);普遍特殊维度与身体攻击维度呈显著相关(r=0.287,P<0.05),与愤怒、敌对和攻击总分呈显著相关(r=0.288,0.499,0.380;P均<0.01).结论 个体的攻击行为与自尊和归因密切相关,它们是攻击行为发生的2个重要因素.

作者:韩利萍;丁凌云

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年 19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3 | 下载:10
作者:
韩利萍;丁凌云
来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年 19卷 9期
标签:
自尊 归因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目的 探讨自尊、归因与内隐攻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尊、归因、攻击性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分别测量65名大学生的自尊、归因方式、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结果 ①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在自尊、归因和攻击性3个方面,男生和女生愤怒因子差异显著(t=-2.562,P<0.05),其他方面没有显著差异;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尊与外显攻击性上的言语攻击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350,P<0.01);内外归因维度与身体攻击、愤怒、攻击总分呈显著性相关(r=0.364,0.394,0.421,P均<0.01),与敌对呈显著相关(r=0.346,P<0.05);持续短暂维度与内隐攻击性有显著相关(r=0.269,P<0.05);普遍特殊维度与身体攻击维度呈显著相关(r=0.287,P<0.05),与愤怒、敌对和攻击总分呈显著相关(r=0.288,0.499,0.380;P均<0.01).结论 个体的攻击行为与自尊和归因密切相关,它们是攻击行为发生的2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