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7 | 下载21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大学生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的发生特点,并探讨控制感和回避型应对策略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为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实践指导.方法:2020年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控制圈量表和自我报告应对量表对4635名大学生开展调查,并借助卡方分析、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①调查对象中,有一定程度PTSS的占11.78%,有较明显PTSS的占1.94%;不同性别和专业大学生的PTSS检出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出现一定程度PTSS的比例高于男生,出现较明显PTSS的比例低于男生(x2=11.725,P=0.003);理工科学生无明显PTSS的比例低于医药类学生,出现较明显PTSS的比例高于医药类学生(x2=12.199,P=0.016).②社会支持与PTSS、控制感、内化和外化应对策略两两之间均呈显著相关(r=0.064~0.502,P<0.01)③社会支持既直接负向预测PTSS,又通过控制感、内化、外化间接预测 PTSS,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75.2%;控制感与内化还在社会支持与PTSS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结论:重大疫情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创伤后应激症状,而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控制感,以及恰当的应对策略,有利于减轻疫情对大学生心理造成的不利影响.

作者:廖文娜;罗向晗;叶增杰

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2 年 30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7 | 下载:21
作者:
廖文娜;罗向晗;叶增杰
来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2 年 30卷 6期
标签:
重大疫情 社会支持 创伤后应激症状 控制感 应对策略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大学生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的发生特点,并探讨控制感和回避型应对策略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为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实践指导.方法:2020年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控制圈量表和自我报告应对量表对4635名大学生开展调查,并借助卡方分析、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①调查对象中,有一定程度PTSS的占11.78%,有较明显PTSS的占1.94%;不同性别和专业大学生的PTSS检出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出现一定程度PTSS的比例高于男生,出现较明显PTSS的比例低于男生(x2=11.725,P=0.003);理工科学生无明显PTSS的比例低于医药类学生,出现较明显PTSS的比例高于医药类学生(x2=12.199,P=0.016).②社会支持与PTSS、控制感、内化和外化应对策略两两之间均呈显著相关(r=0.064~0.502,P<0.01)③社会支持既直接负向预测PTSS,又通过控制感、内化、外化间接预测 PTSS,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75.2%;控制感与内化还在社会支持与PTSS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结论:重大疫情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创伤后应激症状,而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控制感,以及恰当的应对策略,有利于减轻疫情对大学生心理造成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