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8 | 下载70

目的 测定小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中患者辐射剂量;分析影响x线辐射剂量的因素及其减低剂量方法 .方法 2008年12月-2009年10月,应用热释光测量法对30例小儿先天性VSD介入治疗患者进行辐射测量,热释光剂量仪(TLD)贴在儿童患者相应体表处,结果 分别代表晶状体、甲状腺、照射野和性腺处的皮肤受照剂量.结果 晶状体、甲状腺、照射野和性腺4点的平均皮肤受照剂量分别是(65.7±48.8)μGy,(2618.2±862.6)μGy,(3 376.5 ±838.4)μGy和57.0 μGy,透视时间平均(7.2±3.0)min,造影曝光时间平均(6.1±1.8)s.结论 经导管介入治疗VSD是一种安全和疗效可靠的方法 ,但儿童患者对辐射更加敏感.小儿VSD介入治疗照射剂量最大区域是照射野,其次是甲状腺,应控制照射野大小,加强对甲状腺区域的防护,尽量减少电离辐射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作者:赵军;陈关良;李秋香;王卫;李红环;吴宁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0 年 19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8 | 下载:70
作者:
赵军;陈关良;李秋香;王卫;李红环;吴宁
来源: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0 年 19卷 7期
标签: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辐射剂量 放射防护
目的 测定小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中患者辐射剂量;分析影响x线辐射剂量的因素及其减低剂量方法 .方法 2008年12月-2009年10月,应用热释光测量法对30例小儿先天性VSD介入治疗患者进行辐射测量,热释光剂量仪(TLD)贴在儿童患者相应体表处,结果 分别代表晶状体、甲状腺、照射野和性腺处的皮肤受照剂量.结果 晶状体、甲状腺、照射野和性腺4点的平均皮肤受照剂量分别是(65.7±48.8)μGy,(2618.2±862.6)μGy,(3 376.5 ±838.4)μGy和57.0 μGy,透视时间平均(7.2±3.0)min,造影曝光时间平均(6.1±1.8)s.结论 经导管介入治疗VSD是一种安全和疗效可靠的方法 ,但儿童患者对辐射更加敏感.小儿VSD介入治疗照射剂量最大区域是照射野,其次是甲状腺,应控制照射野大小,加强对甲状腺区域的防护,尽量减少电离辐射对儿童健康的影响.